陰宅墓地墓碑風水及現代景觀學的結合
雖然在某些朝代,墓葬墓碑風水術非常流行,但也有唐代哲學家呂才等人對講究陰宅風水非常反對,呂才認為“朝市遷變,不得預測于將來泉石交侵,不可先知于地下”。也就是說人的福禍不是命運注定的,更不是由葬地墓碑的所謂風水的好壞所決定的。在宋元時期更有一些有識之士對當時盛行的堪輿風水術進行揭露和批判,司馬光在《葬論》中指出“今之葬術,乃相山川岡哦之形勢,考歲月日時之支干,以為子孫貴賤貧富壽夭賢愚皆系焉,……可不令人深嘆憨哉”他認為陰陽風水不可信,更與后人的貧富福禍無關楊曉勇,徐吉軍,年。風水說是否是封建迷信有著很大的爭議,從本質上來說它既是一門學科,又摻雜了許多封建迷信元素。人們認為選擇一處上佳的吉地安葬先人的遺體,一方面可以使先人的靈魂安息,保佑后人平安富貴,另一方面又是子孫孝順的表現。但是風水說中也有許多封建迷信元素,如“十不葬”、“十貧地”、“十貴地”等,認為吉地是有上天或者鬼神決定,強調鬼神的作用,愚弄人們求神拜鬼。故只有從科學的角度看待風水這一學說,正確認識風水學中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精髓,并把這種文化核心合理地應用到墓園景觀設計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是科學對待風水學的態度。古代的風水學講究天人合一,注重環境格局的景觀效果,講究空間要素的合理組合,講究虛實空間的私密效果,這些都是科學的態度,在風水應用中應發揮其有益方面,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在科學發達的今天,“養生送死”、“慎修追遠”和“事死如生”的傳統觀念依然深入人心。由于受各種因素的限制,墓葬墓碑風水已不再如以往那般受到重視,但在實際的生活中,人們依然會比較趨向于把逝者落葬于心目中的風水寶地。事實上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墓園在選址方面受到城市總體規劃的限制,需要考慮用地性質、交通條件等諸多因素,新建墓園選址不可能如古時選擇墓地時根據風水理論而隨心所欲選擇。在現有的眾多限制因素下,所選擇的墓園環境各方面可能遠未達到人們的心理需求理想的墓葬墓碑風水格局并非到處可尋,這就必然需要在景觀設計時選擇合適的方法彌補風水上的不足,以滿足人們的精神上的需求?!爱斏叫嗡畡萦腥毕輹r,為了“化兇為吉',,通過修景、添景、造景等辦法達到風景畫面的完整協調。于希賢,于涌,年”風水學理論將山水形態與社會現象相聯系,造成人們對環境寄托某種希望,追求某種目標的心理。如風水師認為某地如有文筆塔,則相對該地會多出學子,這種把地形與社會現象相連的方法其實是一種迷信觀念。雖然通過細微的景觀改造無法使墓園的風水格局達到真正風水學上所追求藏風聚氣的理想格局。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在地形上做局部調整,一方面可以改造環境,創造出更為豐富的景觀層次另一方面根據堪輿術上的一些地形要求而做出調整,使人們從心理上得到某種滿足和平衡。風水之說非常深奧復雜,筆者僅從環境景觀學的角度進行初步分析探討風水學對墓園營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