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梁河縣墓園的演變
從中世紀開始一直到十八世紀,由于西方傳統的宗教文化信仰,死者一般都是埋葬在教堂周圍,死者的墓穴間接反映了其生前的地位,只有貴族或者圣徒才有資格埋葬在教堂里面,眾所周知,牛頓、達爾文、霍金都埋藏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中。到了十八世紀,隨著城市的快速興起,人口也是日益增加,即便將墓穴堆積在一起,教堂也不能滿足逝者的需要,墓穴陰暗,擁擠,于是人們將墓園搬離到城鎮的外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墓園劃分了城市的邊界。
現在云南正在實行殯葬的改革,梁河縣城鎮的發展,越來越多墓園的出現,超過了原先對墓地的劃分,使得人們開始去探尋一種更有利于協調生者和逝者共存的處理方式,嘗試運用園林風景的規劃,來創造環境美好的陵園,探尋綠色生活之路?,F代墓園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當時英國風景式園林的設計思想興起,正是園林形式的發展在這期間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云南德宏州梁河縣的花園式墓園除了優美的風景外,梁河縣鄉村花園式墓園的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墓穴的形狀、大小和墓碑種類的區別,這充分反映了中國傳統墓碑的特點,同時也體現出了逝者及其親人的愛好,墓園不似墓園,倒像是綠蔭從下的雕塑元,墓地中有墓碑、墓室、教堂、碑亭、雕像、方尖碑、塔、柱廊等,一般情況下一塊規劃好的墓地由一整個家族共同占有,當然也有單獨墓穴存在的情況。
在奧本山公墓建造后約二十年,墓園設計標準的一次重大改變——西方大草坪是墓園。這是一種新的墓園空間設計方法,從此之后這便開始登上墓園設計的歷史舞臺,即清潔、環保、節地、簡單,具有一定歷史性意義的大草坪式墓園。
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人們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槍林彈雨的洗禮后,生死觀和世界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于此同時受到藝術界現代主義的影響,產生了簡式紀念式墓園——西方紀念式墓園。這百年前誕生的墓園到現在一直影響深遠。相對與其他的墓園形式而言,云南德宏州梁河縣石雕墓碑的這種形式墓園在形狀、尺寸、規模上墓園都有明確的規定,便于統一管理。
云南梁河縣西方墓園在總體而言可以說是大草坪墓園的不同形式的發展,其受到現代主義與極簡主義景觀設計上的思想的影響,更加簡單唯美。更于注重整體的環境來打造墓園,從而更好的詮釋生死,表達紀念。